老舍(1899-1966),原名舒庆春,字舍予,北京人,满族。我国现代著名作家,一位敬业、杰出、豁达的人民艺术家。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,如《四世同堂》《骆驼祥子》《茶馆》《龙须沟》等,至今仍是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。
老舍先生特别喜欢孩子。他有自己的一套儿童教育观和比较超前的教育思想。其子舒乙(曾任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)回忆父亲时说:"父亲只要看到被培养成少年老成的小大人、小老头的孩子时,就要落泪,他就感到一种悲哀。他决不给自己的孩子以这样的约束。"
一次,小女儿舒立哭哭啼啼地回到家中,拿着60分的数学试卷伤心地哭个不停。父亲老舍弄明原委后,依然像平时一样潇洒,笑着安慰女儿道:"咳,我还当发生什么大事了,不要紧,60分已经挺高了。再说现在的题越来越难,要是我,我还考不了这么多呢,顶多考20分。"父亲的话,让悲伤的小女儿破涕而笑,同时暗暗下决心,以后一定更加努力学习,不能辜负了父亲对自己的理解。
时光流逝,孩子们渐渐长大,要报考大学选择专业了。在这关键时刻,老舍只是在一旁听着孩子们热烈地讨论。当孩子们征询父亲意见时,他豁达地笑了笑,说:"你们讲的都是外国话,你们该入哪科我一点都听不懂。我上一边去呆着,我不参预意见。"最终,兄妹四人全部选择了理工科。虽然无一人继承老舍的衣钵,他却很释然,对儿女们说:"这是你们自己的选择,我很赞成。"
长子舒乙选择了学林业化学,这是一门从木材的下脚料里提炼酒精、酵母的学科。舒乙从当时的苏联写信回来,把他的学习情况告诉父亲。老舍非常高兴,他对自己的老朋友开玩笑说:"我的儿子是从木头里炼酒的。你看我们家的家具全都没有了,都让儿子给炼酒了。"有一个周末舒乙带同学回家,聊天时他们说的全是一大堆专有名词、技术术语,老舍虽然听不懂,但总是在一旁默默地听他们谈论,他后来专门写的一篇散文,名叫《可喜的寂寞》,描述的就是这种情形。
老舍先生不仅留下了一部部经典的文学作品,还留下了四条言简意赅、引人深思的《教子章程》:
一、不必非考一百分不可,特别是不必门门一百分。
二、不必非上大学不可。
三、应多玩,不失儿童的天真烂漫。
四、应有一个健壮的体魄。
老舍先生主张自由地发展儿童的天性,维护他们的天真活泼,满足他们的正当爱好,不要对他们干预太多。但是,当代社会的家长们一定会困惑了,这岂不是放任自流?长此以往,孩子们岂不像脱缰的野马般无法无天,哪能有什么出息?于是,在孩子们还呀呀学语的时候,家长们就开始计划着学钢琴、学画画,学这个,学那个。孩子们捧回百分的考卷马上眉开眼笑,要什么给什么,若像舒立那样考个六十分回去,则打骂之声四起。于是,孩子们的书包越来越沉,眼镜越来越厚,一个个小大人、小老头就这样被培养了出来。此时,家长们一定又会困惑了,怎么我家的孩子这么老气横秋呀?
"揠苗助长"与"顺乎天性",谁贬谁褒,相信所有的家长都心知肚明。孩子需要父母的引导,但孩子更需要父母的理解和信任。不妨学学老舍先生,还孩子快乐的童年,给孩子深切的理解。
|